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北路568号

  • 邮编

    225007

  • 电话

    0514-87302207

我所成功举办“农作物高产栽培管理新技术培训与新品种观摩会”
作者:核技术应用研究室

9月12日,“农作物高产栽培管理新技术培训与新品种观摩会”在我所樊川试验基地成功举办,此次会议也是核技术室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之一。扬州大学和我所科研专家、江都区和高邮市农技推广工作人员、农业相关企业代表、周边种植大户等180余人齐聚一堂,同学粮作高产新技术、共探农业增效新路径。陈以博副所长及相关研究室、职能部门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上午9时,会议在樊川试验基地新礼堂拉开帷幕,副所长陈以博致欢迎辞,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他鼓励参会代表认真听、仔细看、深入问、务实交流,力争在思路上有新的启发,在技术上有多元收获。扬州大学霍中洋教授以《稻田中后期高产优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为题,结合多年科研实践,详解水稻稳产增产的水肥调控关键要点;我所张容副研究员推介了最新育成的扬辐系列稻麦新品种,包括我省第一个航天诱变而成的优质糯稻“扬航糯1号”、高产早熟抗倒小麦新品种“扬辐麦20”、中强筋多抗品种“扬辐麦25”、强筋早熟品种“扬辐麦26”等;扬州大学陈国奇副研究员的《小麦田间杂草防控技术》讲座,针对小麦田间草害难题,提出科学防控方案;江苏辰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介了具有增产提质功效的绿农田系列水溶肥,我所翟思龙博士解读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政策及要点。会议精彩纷呈,让与会人员收获满满。

下午1时30分,在王建华副研究员带领下,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系“扬软玉815”。该品系不仅早熟,还兼具优质口感,适合追求错峰上市,尤其是国庆节前上市的种植户。大家走进水稻品种示范田,仔细查看该品种长势、特性和产量潜力,对该品种表现出浓厚兴趣,询问交流该品种的抗病性、配套栽培技术以及种子采购渠道等问题。随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展示区,专家简要介绍了作物间作的行距布局、水肥协同管理等技术要点,参会人员通过实景观察,对“稳粮增豆”新模式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此次会议以“培训+观摩+推介”模式,让科研人员、推广专家、经营主体和广大种植户面对面沟通、点对点学习,既传递了前沿农技知识,又通过田间实景让技术“看得见、学得会”。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提升周边地区水稻、小麦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水平以及麦田草害防控能力,助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